当前位置: 青州新闻网首页> > 青州镇街

庙子镇以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青州新闻网     时间: 2019-03-22 09:07:01     


3月22日讯 青州市庙子镇坚持把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铸魂工程来抓,把红色文化转化为时代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内生动力。

围绕“看得见”发力,挖掘红色资源,提升红色文化吸引力。

长秋村是庙子镇一个只有三百户人家的小村庄。八年抗日战争中,这里的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强大凶残的日伪军,不畏强暴,用土枪、土炮、长矛、大刀英勇抵抗,不屈不挠、坚持斗争,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该村先后参加八路军及我党地方武装的就有119人,有39人牺牲在战场上,还有63人死于日本人的监狱中或被抓去东北做苦工,遭摧残致死。村内房屋被烧18次之多。到1942年,全村已无一间完好的房屋,长秋村村民在民族大义面前展现出了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谱写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庙子镇在长秋村东旁的阳明山上修建了抗日英雄纪念碑,在抗日英雄冯毅之故居修建抗战纪念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围绕“记得住”发力,讲好红色故事,提升红色文化感染力。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主抓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浸润作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创建意识。同时,以长秋村抗战纪念馆为载体,将红色文化传统教育融入乡风民俗,进而结合民生改善、乡村治理,以看得见的好处,重塑乡风民俗,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发放一户一封信、张贴宣传海报、绘制文化墙等方式,大力宣传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厚养薄葬以及红白理事会等内容,教育群众改陋习、倡新风。坚持把红色精神融入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全过程,以长秋村抗日事迹编排的话剧《血肉铸成的堡垒》搬上舞台后,在全市巡演近百场次,深受群众喜欢。并积极通过微信、广播、电视、报纸等多媒体宣传推介红色革命事迹,在全镇形成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

围绕“传得开”发力,搭建展示平台,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

长秋村以8年抗战为历史素材,以弘扬红色文化为引领,还原当年抗战时的古城楼、古城墙、茅草民房、形态各异的历史人物雕塑、园区广场,建设抗战纪念馆、红色文化纪念馆、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乡村记忆工程展示馆等。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还原长秋村抗战历史背景和抗战过程,警示人们居安思危,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目前,该村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学生、群众3万余人次。同时,该镇努力营造红色文化氛围,粉刷红色标语、红色图画、红色歌曲,并将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保护、村规民约、勤政廉政、为人处事、诚信孝义、文明行为规范等相关内容融入到文化墙中,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强了群众思想道德意识。

围绕“融得进”发力,开发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文化发展力。

坚持将红色文化与壮大集体经济等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开辟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目前,上庄——长秋红色庄园田园综合体正在大力对外招商引资,已建成毛泽东巨幅雕像及大型革命英烈群雕,努力将镇域内的自然、人文资源有机串联,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新建的上庄——长秋红色庄园田园综合体,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在周边配套建设餐饮、文化、旅游等产业,带动周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目前,上庄——长秋红色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500余亩。栽植杜仲300余亩,桃树、杏树、梨树100余亩,形成花海田园。成立社区农业发展服务公司,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品种品质,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管理。持续发展“红色旅游+”,努力实现文旅融合、产业共生发展,促进乡村振兴。(通讯员 魏奉祯 王洪明 潘忠超)

编辑:董欣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 益都街道完善服务模式,健全长效机制,高效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把“气代煤”工程改进村民“心坎里”。

  • 东夏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根据镇域行业特色,立足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发挥人才牵引作用,激发人才振兴活力,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 云门山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狠抓整改落实,协调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以“大走访”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群众满意度调查提升工作。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