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交警今非昔比

来源:青州新闻网     时间: 2018-12-28 10:46:14     


我叫贾永杰,作为一名从事公安工作36年,担任交警大队长近10年的老民警,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州交警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自行车到机动车的速度提升

公安工作分工不分家,虽然在农村派出所工作,但由于业务关系,经常与交警打交道。那时候交警出警、执勤警车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靠自行车。80 年代末交警大队的警车仅有一辆吉普车,摩托车也不多。有一次,高柳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派出所配合工作,交警事故部门迟迟未到现场。事后才知道由于事发突然,交警大队竟调配不出警车前往现场,最后还是在路边拦车,让顺路的司机捎到事故现场。像这样搭顺风车去事故现场在当时十分正常,而且许多司机一听说交警是去处理事故的,都十分愿意配合。

如今,交警大队有警车近 50 辆,各镇、街道都设有相应的交警中队,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基本上可以保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从“来回跑”到“一次办”暖心之举

交通状况和交通事故处理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1979 年,青州的机动车不足 100 辆。1984 年,变为 400辆,增长了三倍多。到 2018 年7 月底,青州机动车保有量为274939 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了 243472 辆。

车辆增多,交通事故数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法制的进步和条件的改善,交警处理事故纠纷向着快捷便民的方向靠拢。交通事故必须要有交警现场处理,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事故处理民警日接警量增多,工作量、压力都很大,有时候根本跑不过来。对于车主来说,处理交通事故步骤繁琐,当事人首先要预约、等待民警到场,事故处理民警还要承担事故现场勘查、调查走访、审批案卷甚至警卫工作,在事故纠纷调解过程中,当事人还有保险理赔、法律咨询等需求,需要来回奔波。我担任交警大队长后,经过创新实践,逐步建立起交通事故纠纷“五位一体”综合调处服务机制,从申请各种调解到司法确认、保险理赔、民事诉讼、法律援助、申请强制执行,所有程序都能够在交警事故处理部门完成,当事人真正享受到了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省去了来回奔波之苦。

车辆增多,相应的车驾管业务也增多。原来到车管所办理车辆挂牌、驾驶证换证等业务往往要长时间排队,且各项业务需要到不同的窗口办理,重复排队现象严重,导致效率低下,随便一项业务就要花费一整天的功夫,我主持工作期间,国家出台了许多便民新政策,我和同事们一道,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了具有青州交警特色的社会化服务品牌,实现了“多次跑”向“一次跑”转变、“多窗跑”向“一窗跑”转变、“集中跑”向“就近跑”转变、“到处跑”向“一站跑”转变,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从“少陋差”到“多全好”焕然一新

以前道路没有隔离栏,大量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在一起,造成交通秩序混乱。2003 年,我市首次在城区云门路设置了长达 4000 米的安全隔离栏,以后逐年又在尧王山路、玲珑山路、凤凰山路、驼山路等全市主要路段相继设置交通隔离栏 77 公里。到 2017 年底,全市共化交通标线 146669 平方米,安装交通标志 1749 面,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市容美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交通设施不到位,原来经常发生翻车事故,造成群死群伤。随着市区、市郊甚至一些山区道路或者临河道路交通护栏的建设,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已经很低了,大多数都是两车碰撞或单向事故。安全保障大大提高。

从“人站岗亭”到“电子警察”的历史变迁

1986 年,全市共有交通岗亭 8 个,交通指挥灯 8 套。1995 年至 2001 年,又增设了 7 个交通岗亭和交通指挥灯。2006 年,我市首次总体规划市区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在市区 11 处重点路口,安装“电子警察”系统,实时监控抓拍交通违法行为;在干线公路 144 处重要路口及事故易发路段,建设电子监控设备,成立交通指挥大厅,对城区的道路基本实现了 24 小时全天候的监控和录像,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管控模式。从此,智能交通系统迅速普及。

改革开放 40 年,青州的交通设施覆盖程度近乎达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几乎每一处交叉路口都有交通信号灯,以及数不清的电子警察监控。尽管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逐年攀升,但交通状况总体平稳顺畅。

回望三十六年的从警路,一切仿佛就在眼前。不管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青州交警那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永远都不会变。

(贾永杰 口述 聂超 整理)

编辑:成同坤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 好品山东丨成武刻瓷:以刀代笔绘大千世界 毫厘之间展传统之美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大众日报及客户端推出“喜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专栏,聚焦山东在科技创新、区域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亮点、突破点,讲好新时代山东故事,汇聚强省建设磅礴

  •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盘点过去五年,从新旧动能转换到对外开放,从科技创新到乡村振兴,从幸福民生到文化赋能……山东都谱写了怎样的答卷?翻开山东过去五年“成绩单”,置身其中,见证前行的步伐和奋斗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