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良:神枪手的烽火岁月

来源:青州新闻网     时间: 2019-09-12 09:55:55     


青州新闻网9月12日讯(记者 马加荣 通讯员 段东) 时隔72年,这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耄耋老兵,在何官镇董家村一所简陋的民房里,用当年挥动卡宾枪的手势,诉说着那一场场战争的残酷和荣耀,挂在上衣口袋处的军功章,相互碰撞,发出“叮当”的响声。

这是一个关于抗战老兵的故事。

他是警卫连的“特等枪手”,曾手持三支枪南征北战、伏击敌人;他骁勇善战、枪无虚发,在战争年代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他曾在异乡担任“父母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直到当地政府组建完毕才功成身退;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经济困难时期主动缓领救济粮,把救灾物资让给更需要的村民……近日,记者走近抗战老兵张廷良,听他讲述那段震撼人心的烽火岁月。

生于战乱,张廷良从小目睹了山河破碎、家国沦丧,15岁那年他加入当地民兵组织,带头打土豪分田地。然而解放军撤走后,他却遭到恶霸地主的疯狂反扑,为了避免打击报复,他把家人都送去亲戚家,自己则每晚拿着麻袋、蓑衣去玉米地里挨一宿,天亮了才能回家。白天还要应付来村里扫荡的国民党军队,被迫给他们摊煎饼、送给养。

国恨家仇刺激着少年张廷良,他把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恶霸的恨牢牢记在心头。1947年3月,益寿县独立营来村里征兵,张廷良第一个跑过去报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因为表现突出,四个月后他便破格加入共产党,“从入党的那一刻起,我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着打敌人。”

彼时,独立营作为一支地方武装,势单力薄,经验不足,年底与国民党15团的一场激烈交战,让整个部队伤亡过半,突围过程中,张廷良的棉袄、棉裤上被子弹打穿了三个窟窿,棉花都漏了出来,排长、班长壮烈牺牲。曾出生入死的战友兄弟们,就在自己眼前被子弹贯穿,瞬间生死两隔,这些血色记忆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时刻激励他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后来,张廷良所在部队被收编进22军65师195团,“在大部队更正规了,实力强了,再也不挨国民党欺负了。”此后几年,他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汀海、宁波等地的战役,1951年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期间一人佩戴三支枪,手枪用来保护首长,卡宾枪用来打敌人,还有一支枪随身携带,枪枪弹无虚发、命中要害,被所在连队授予“特等枪手”称号。

1952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他和战友们回到祖国。当时经济衰败,百废待兴,张廷良被部队下放到地方,先后担任浙江省汀海县长清区大营乡乡长、海窑镇镇长,期间带领当地百姓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三年后,他光荣退伍,返回家乡。这么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他都廉洁奉公、埋头苦干、为民办事,用他的话说,在党就要为公,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三年困难时期,上级分批发放给村里的救济款和救灾物资不够分,他主动提出自己不领或缓领,上级颁发给他的荣誉,他也多次让给了别人。

“我这一辈子见证了共产党带领人民闹革命、搞建设、促改革的大部分历程,跟着共产党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腿脚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两鬓早已斑白,但是老人对党的那颗衷心却依然年轻。

编辑:成同坤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